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

天命之谓性
率性之谓道 , 率-循也
道德的标准是跟着社会的进步和需要改变的
修道之谓教
道者也,不可须臾离也, 可离非道也
修道以仁
子以四教:文,行,中,信 (有教无类)
教的目的在修道,修道的目的是把人性善良面上的某些矛盾加以调和或消除, 使本然之性,得到仁的充分发挥。
喜怒哀乐之未发, 谓之中, 发而皆中节, 谓之和。中者也, 天下之大本也,和者也, 天下之达到也
性本体中蕴含有至善, 至善来自天,“天命之谓性”
性本体中蕴含着至善的静止状态, 叫做中
性本体发动时为情, 其理想状态为和
性本体具有两种状态, 一是未发的中,一是已发的和
性本体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
性本体的至善引发扩充,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 这叫致中和 – 全书探讨的对象

儒家的一些主要思想
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合
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
a gentleman gets along well with others but does not agree to unprincipled actions
a lesser man agrees to unprincipled actions but does not get along with others
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,赐也,非尔所及也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 予人玫瑰, 手留余香
仁者不忧,智者不惑,勇者不惧
过尤不及
君子的标准:做好自己的事情, 当个善良的人;
胸怀天下 ; 好处事 (群而不争, 矜而不党);先行其言,而后从之
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
中国人的社会理想是儒家, 自然人格理想是道家,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

天人合一与生态伦理学的关系
天人合一:人在自然中的和谐,跟生物之间, 动物之间有一种敬畏,有一种顺应, 有一种默契, 有大地万物和谐快乐的共同成长这样一种力量
学习,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:海到尽头天做岸, 山登绝顶我为峰 (不是征服, 而是山川对人的自我提升)
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,其本质是人类中心主义的,但它不是以利益为中心的,而是以道义为中心的,这构成了其与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重要区别。……这种道义型的人类中心观念……对于当今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
如果不实行忠恕之道,不共同承担环境保护的义务,不消除贫困、战争和恐怖主义的根源,那么,在人与人的“交战”中就没有人与自然的“和平”可言。从纵的方面说,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人类社会代际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。如果对我们的后代没有“恻隐之心”,不实行忠恕之道,只顾这一代人的眼前利益,“吃祖宗的饭,断子孙的粮”,那么也就不存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

儒家所理解的仁,不仅是人际之间的同情和恻隐,它同时也是某种宇宙法则,是确定人的价值的一个根据。它向人们敞开的是一个广阔的意义世界。仁的起点虽然是家庭,但它却是可以无限制地向外推广和延伸的。仁就象光线一样,虽然随着人际距离和种际距离的的增加,其强度将逐渐减弱,但根据儒家的思想,仁的"光线"并不只延伸到人际关系的范围内,或超出这个界限就突然消失了。仁民与爱物是连在一起的。儒家提出仁这一道德原则的出发点,并不是为了"人的利益",而是从"人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物"这样一个角度来立意的。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和宇宙中的"自我形象"。在儒家看来,人的价值、人的存在纬度和意义空间,不仅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,而且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展现出来。正是在对人的完美形象的设计方面,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伦理学存在着相通之处。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:“仁民爱物”儒学发展到汉代董仲舒,就其生命哲学而言,可以说完成了“仁”从“爱人”到“爱物”的转变,或者说将“爱物”直接纳入“仁”的要求之中。他说:“质于爱民,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。不爱,奚足以谓仁?”

儒家认为“天人合一”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,
其实现须从“尽性”开始。所谓“尽性”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本性。
《中庸》说:“能尽其性,则能尽人之性;能尽人之性,则尽物之性;
能尽物之性,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;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。”

儒家认为,“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尽也,其为物不贰,则其生物不测”(《中庸》), “其为物不贰”,即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,一种生物消失了,就永远无法再现。在此意义上,儒家主张,人应节制欲望,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。

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。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谷与鱼鳖不可胜食,材木不可胜用,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也。养生丧死无撼,王道之始也”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。认为合理利用和养护生物资源,才能使其繁殖兴旺,否则各种生物资源就会在人们的违时获取和过度利用中耗尽。

http://www.chinaconfucius.cn/Article/ShowArticle.asp?ArticleID=1260

Unless otherwise stated,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Alike 3.0 License